今天去聽了演講
題目 | 枝枝葉葉外頭尋--文化傳承與文化教養在華岡 |
主講人 | 中央大學教授 楊祖漢 教授 淡江大學副校長 高柏園 教授 |
時間 | 12月20日(三)下午 1:15-3:00 |
地點 | 體育館柏英演藝中心 |
因為感覺還蠻有興趣,就和善一起去聽了,
地點在柏英演藝中心,第一次上到體育館八樓,
一開電梯門就有種到了飯店要cheak in的感覺,
在場維持秩序的老師還問了我們是哪一科系的,
才想到以前參加演講時後都按照班級入座,
果然很久沒參加過學校的演講了,
(畢竟以前都是必須在課堂上「強制」聽講。@@)
坐定位置後,才發現每個前方椅背都有電視螢幕可看,
而且還可以調視角,
(不過是不知道誰統一調的,剛開始演講時,
一下調左一下調右的,應該害不少人分心了XD~)
前半段是楊祖漢教授主講,
主講內容是希望大家能秉持著格物致知,
作為現在台灣的大學生應該先做好人文的修養……
不過接下來的主要內容,
在我跟周公撲蝴蝶去了後,
就迷迷糊糊不知楊教授說到哪兒去了=.=
不過,我的生理時鐘還蠻神準的,
一開始就跟善說想聽聽高柏原教授的演說,
果然在楊教授做結尾時醒來= =。
(我絕對不是故意的=.=大概是昨晚又看書看過時間了>_
接下來高柏原教授所講的內容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他討論到對現下台灣大學生的素質有著很多的隱憂。
‧唸人文科系的我們要正視自己所讀,因為文化才是永恆的。
‧人文不是一種knowledge(知識),而是種累積的wisdom(智慧)。
現在是個全球化的世界,我們台灣的競爭力有多少。
跟鄰近的大陸或是香港比,
台大也只是進入前百到兩百名之間。
而我們的大學卻是數量算是
而且這次2005評比中,
北京大學首次擠下日本東京大學提高到第十五名,
高教授也認為不只是學校素質的問題
還代表一個國家教育和綜合各方面的問題,
而我們這些大學生存活率有多少呢?(應該是0.0000023%吧= ㄦ=)
‧我們所學的在這個世界上站在什麼地位?
以後的社會將會變成M形社會,
在高社會能力與中低階層中間的落差將會更大,
中產階級將會迅速縮減,
服務業也將會走向精品路線與大賣場的兩種方式。
‧更多人是,我shopping故我在,靠著消費能力,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文史哲所學是騷擾人們的靈魂,
或稱之為拯救人們的靈魂吧(XD~這句話還不賴)。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高教授說在校園中擔任教職,常會不停的反省這句話。
當教授不只是等著自己老了之後適意的退休生活,
而是與同事之間的相處,彼此學術間的交流,
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幫助,教學相長,
他常在學生畢業時,除了替他們欣喜外有著更多的擔憂,
因為這真的代表了更多大學生面臨的失業生活,
而現在所處我們個年代的年輕人應該發揮時代的優勢,
重視自我value,才能有能好的出路。
高教授還提到,在人口金字塔中的壯年階層,
也就是現在40~50歲的這一代,
應該有更多的反省,向年輕人道歉,
因為價值觀,文化背景的關係,過度的保守,
反讓社會分裂,政治環境混亂。(而且顏色也成了很敏感的議題)
他說由年輕人的行為可知,我們是勇於接受新的事物的,
但是我們不可以忽視社會人文更潛移默化的影響,
流行會過去,但是文化資產卻是一個國家,社會人民共同擁有的。
‧《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沒有回答。
而孔子說, “你怎麼不回答說:
他這個人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夫子的自我鑒定,
也是我們都應該立志去做的。
①發憤忘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寢忘食精神。
但夫子的廢寢忘食不是打電腦,不是看球賽,
而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告子曰:“食色,性也。”可見吃是人類多大的慾望,
若能做到“發憤忘食”就代表著對求學問的熱誠。
反之,若是以吃完早餐等午餐,午餐等宵夜,
那樣只能說比較像是頭豬,或許是快樂的豬,
但是,你要祈求就一直這樣下去,千萬不要清醒,
否則,午夜夢迴之際會更加的痛苦。
(高教授說那要看你選擇作快樂的豬還是痛苦的哲學皇帝:P~~
當然也有快樂的清醒者吧)
以儒者的角度,楊教授強調的格物致知當然也是很重要的,
應該致良知,知是知非,知行合一,
知曉了正確的事物就趕快去做。
(思想史才剛教到說=V=)
②樂以忘憂,是安貧樂道。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快樂是從付出而得到的,是莊子的境界。
③不知老之將至,是佛家的境界,對死應該避免懼怕的心態。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
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
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
在快樂之中,即使垂垂老矣,
但擁有樂觀的心態,便能向靈性的境界推展,
忘卻老去,也忘卻死亡。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上外國小說現代主義作品研究的老師才說到
中國人對死的畏懼,總是避而不談的心態。
讓她想上相關作品吉本芭娜娜的《廚房》,
卻因為總是和另一個老師開一樣的課而作罷。
我在圖書館剛好看到了就跑去借來看了一下=V=)
雖然在這個世代之中,
人口的爆増之下我們的競爭者是何其多,
但是若反面去想以藍海策略去思考,
我們有數億的朋友,
連結各國人才的力量,
將會有更大的願景。
.我們都應該學著和他人一起豐富生命,而不是一起消逝。
總結:總之這場演講讓我聽到許多發人深省的話,
雖然我前半段有些是完全不醒人事的,
但是,這就當作是我聽演講而記下的筆記與心得吧^^
共勉之!
---------------------------------------------
附註資料: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所公布的2005年全球大學排行榜前二十名如下所示:
|
◆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全球大學學術排名調查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於八月公佈前五百所大學的排名結果,其評估標準包括該校教職員及學生獲得諾貝爾獎人數、被廣泛引述的研究學者人數、以及獲SCI「自然」、「科學」雜誌刊載的論文數目、教學與學術表現,以及研究被「高度引用」等學術表現。今年的這份評比結果顯示,前三名分別由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史丹佛大學所囊括,與去年差異不大;日本的東京大學仍為亞太地區之首,排名由去年的14名退至20名,其次為日本京都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兩岸三地的台灣大學與大陸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區域排名為20到23名,全球排名為153到202名。
去年台灣僅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入圍其中,今年則另外有交通大學、陽明大學上榜,成功大學與清華大學的全球排名與去年結果相似,為301-400名,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的排名結果亦列為同一層級,名列401-500之間。
2005年亞太地區大學排名 | |||
區域排名 | 大學名稱 | 所屬國家 | 世界排名 |
1 | 東京大學 | 日本 | 20 |
2 | 京都大學 | 日本 | 22 |
3 | 澳洲國立大學 | 澳洲 | 56 |
4 | 大阪大學 | 日本 | 62 |
5 | 東北大學 | 日本 | 73 |
6 | 以色列希伯萊大學 | 以色列 | 78 |
7 | 墨爾本大學 | 澳洲 | 82 |
8 | 東京理工學院 | 日本 | 93 |
9-19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101-152 |
9-19 | 首爾大學 | 南韓 | 101-152 |
9-19 | 昆士蘭大學 | 澳洲 | 101-152 |
9-19 | 雪梨大學 | 澳洲 | 101-152 |
20-23 | 台灣大學 | 台灣 | 153-202 |
20-23 | 清華大學 | 中國 | 153-202 |
24-36 | 北京大學 | 中國 | 203-300 |
37-65 | 成功大學 | 台灣 | 301-400 |
37-65 | 清華大學 | 台灣 | 301-400 |
66-93 | 交通大學 | 台灣 | 401-500 |
66-93 | 陽明大學 | 台灣 | 401-500 |
資料來源:
二○○五年世界大學排名綜合報導